氢气医学

氢气医学临床和产业的想法(2021)

发布时间:2022-01-04本文来源: 氢思语

最近本人和一些有国外研发经验的企业老总交流,探讨了氢气医学目前面临的困难和企业学术合作的有关问题。其中有几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几乎都有不同看法,这里记录下来,供大家评平。

一、临床试验和应用的关系。

效应和效益不是一回事,但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临床试验一定是最重要的效应证据,也是获取临床应用许可的必由之路,但是临床效果并不是临床应用的唯一因素,商业经济因素也是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虽然医疗本不该讲经济效益,但没有经济效益的医疗技术不太可能被医疗系统接受和认可,如何解决效益和效应这个矛盾,是产业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氢气医学一定要走临床应用的路线,我不能认可,当然也不能绝对否定,结论只能靠未来的发展来判断。我个人的一贯看法是,氢气临床试验是证明氢气效应的重点证据,也是获得临床许可的途径。但氢气的应用场景似乎不是医疗系统,而主战场可能是居家和社区。这主要是因为氢气对人安全,氢气经济方便,不需要过于专业的条件,几乎人人皆可使用。当然在细节方面,如高浓度氢气吸入应该限制在医疗机构,小流量吸入和氢水产品主要是家用。

二、氢气使用方法的问题。

氢气的使用方法已经有很多,最常用的如氢气吸入、氢水饮用、氢水洗澡、口服氢胶囊氢片等,这些方法都已经有许多家相应产品,相互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总体上比较良性。

在氢气吸入方面,氢氧混合气吸入和纯氢气吸入存在比较大争议。这本来不应该是争议的问题,之所以争议比较多,除了学术角度不同,主要受经济或产品因素影响,总体上是谁有什么类型产品就说什么类型的好。这显然不是合适的态度。

氢气吸入方法在学术上并没有定论。氢气的剂量效应关系都没有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声称那种方式好坏并不严肃认真。当然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并没有说那种方法更好,其实是各有优势。纯氢气如果供气量过多会导致缺氧,所以氢气剂量不能太高。但没有氧气纯氢气不会燃烧,所以设备的安全性更高。氢氧混合气不会有缺氧问题,因此吸入氢气分压可以比较高,但这种方式吸入的气体燃烧爆炸风险非常高,必须有绝对可靠的安全保证,否则为了单纯追求高剂量,降低安全性的要求,其实是违犯医药领域对安全性洁癖的一般原则。氢气的人体安全性比较高,但并不是绝对的。少数人可能会对氢气过于敏感,氢气分压增加,过度敏感个体发生意外的风险也一定很高。

氢气医学是一个新兴领域,经不起意外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对任何风险都要保持高度谨慎。正如某位高人说的,如有可能一定会发生。一旦出现了黑天鹅,再后悔就晚了。

三、学术和产业关系问题。

学术和产业如何合作?氢气医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了学术和产业的互动,因此这是个重要问题,也是个敏感话题。具体来说就是学术和产业如何合作,产业如何给学术支持,学术如何协助产业发展。并不是拿点经费,做点文章,这么简单的事情。

学术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趣驱动,一种是应用驱动。兴趣驱动主要是为解释某种未知道理,例如氢气作为的分子机制,如果从分子层面或化学反应的层面上把氢气效应解释清楚,因为把一个人类不理解的现象说清楚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境界。应用驱动的研究就是为了有应用价值,例如我们要用临床研究证明氢气对什么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这种治疗作用是否具有实用价值,能否代替过去的治疗方法,或提供过去无法治疗疾病的治疗工具,使用氢气的可行方法,氢气的有效剂量等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需要经费和条件,一般来说,在没有取得理想经济效应的时期,且没有长远眼光的投资者的情况下,理论研究很难获得来自企业和投资人的研究经费支持,因此理论研究的合理途径是申请国家的研究经费。而应用性研究则能带来预期可能的效益,比较容易获得来自企业的资助。

但是许多人并不理解研究类型,所谓外行看热闹,似乎做一个动物模型就等于临床研究一样。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支持一些相对前沿的研究,例如对某种重要疾病的作用,可以先从动物模型开始,尽量全面系统开展研究,不要以发表论文为主要目标,要以明确效应为重点,为将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如果单纯为抬高形象,增加知名度,余钱多的企业支持支持学术研究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往往能皆大欢喜。虽然单纯学术研究并不是可以给人使用的证据标准,但宣传学术研究成果和内容不过分,比较容易让民众接受。但是这种形象宣传代替不了本质,就是产品是医疗许可和普通健康功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产品要获得更高级别的认可,获得医疗机构的许可是最重要途径,没有其他捷径,这在企业和学术的关系中也需要摆正的问题。任何不以申报临床许可证为目的的研究都需要考虑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产品档次。

申报医疗器械证书,主体是企业,不是学术机构,除非学术机构也是共同的研发参与者。一般来说,寻求和学术界合作,往往是利用学者和学术机构的学术影响,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但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学术界主要是对于研究方向把握和研究项目实施方面有比较大作用,但不一定能提供多少技术支持,一般没有技术上的特别帮助。另外,国际学术界对于参与产品开发的学术研究和学者是非常严肃谨慎的,需要提供利益相关的说明,主要是避免产业对学术的绑架。这一点虽然国内不够强调,但将来一定会重视,也需要大家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