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水对7大类28种疾病的研究,动物实验
氢气医学15年发展历史,首先是在细胞和动物疾病模型中确定氢气的可能疾病治疗作用,然后进行人体试验研究。这些研究中,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相互印证,成就了氢气医学的学术证据基础。是氢气医学学者们长期努力的结果。
马雪梅教授团队是我国从事氢气医学研究的早期小组,也是目前仍然活跃在氢气医学,特别是氢气效应机制研究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团队最近在《生物技术进展》杂志上同期发表两篇综述,对氢水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人体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总结。两篇综述全面总结了氢水研究,不仅是对过去15年来氢水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也给这一领域的年轻学者和氢水产业同行们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王濛, 仪杨, 孙梦婷, 刘梓嘉, 姜雪, 马晨, 宋怡菲, 谢飞. 富氢水和富氢生理盐水生物医学研究进展——动物实验[J]. 生物技术进展, 2022, 12(3): 332-343.
自2007年发现吸氢可有效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来,氢气的生物学作用被陆续发现。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作为主要的氢气干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中,并且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往关于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的研究多是针对其医学效应的介绍,通过介绍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干预后体内氢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对疾病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不同动物实验中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的氢气浓度、干预介入时间点、干预时长以及每次干预剂量进行阐述,以期为氢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阅读请点击原文
很长一段时间,氢气被人们误认为不具备任何生物学作用,近几十年,氢气的生物学作用才陆续被发现。1975年美国科学家Dole等[1]在《科学》杂志上报道,给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进行8个大气压的高压氢气治疗后发现肿瘤显著缩小,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报道氢气具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但受限于安全性的考虑,该研究在当时并未受到广泛关注。直到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Ohsawa等[2]在《自然-医学》上发表论文,证明在常压下吸入少量氢气(2%)可有效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并提出氢分子可选择性清除自由基,这一发现正式拉开了氢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序幕。在氢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氢气干预方式包括口服富氢水、注射富氢生理盐水和吸氢,其中口服富氢水和注射富氢生理盐水(氢浓度约为0.8 mmol·L-1)由于安全、方便,在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虽然目前关于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的研究较多,但是氢气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氢气生物学的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已有的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的动物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在介绍医学效应的同时重点关注动物实验中的氢气浓度、干预介入时间点、干预时长以及每次干预剂量,此外介绍了口服富氢水或注射富氢生理盐水干预后体内氢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正常生理状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旨在为扩展氢分子研究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如此多疾病都有科学实验,你是不是有了更多了解的冲动。纳米气泡是制作氢水的利器,氢思语最近给大家介绍中国科学院胡钧张立娟团队关于纳米气泡的系列科普佳作。今天奉送给大家的是纳米气泡应用。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在氢气医学方面的应用。纳米气泡的产生与检测(3)最早“看”到纳米气泡的科学家(1)纳米气泡的特性2【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