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医学

氢临床:氢气对骨髓移植后慢性排异的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振

发布时间:2022-04-06本文来源: 氢思语

骨髓移植给某些血液病患者治愈带来希望,但是慢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治疗后的严重致命并发症,目前缺乏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海军总医院血液科钱李仁主治医师等近年开展氢气对这种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初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给这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中国氢气医学研究规模非常大,目前已经有一些医院开展了氢气的临床研究,但正式的临床报道仍然比较少。钱李仁医师研究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是国际比较早期从事氢气医学研究的学者,现在重点努力将氢气用于临床的尝试。值得赞扬。

《氢思语》点评


 



本文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钱李仁
 

1945年二战中,日本的广岛、长崎受到原子爆照后有大量核辐射受害者,放射损伤主要涉及造血及免疫系统,也促进了骨髓移植这种治疗方法的诞生。1945Jacobson等报道受到照射的小鼠输入骨髓细胞小鼠可存活,1951Lorenz等证明给受照射的小鼠输入同种骨髓后同样可存活,1959年我国学者证实了上述的研究结果。1977年美国唐纳尔托马斯教授等报道了采用骨髓移植治疗100例晚期白血病患者,使得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自此开辟了骨髓移植的新纪元。骨髓移植的诞生使得很多血液系统的良恶性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的治愈成为可能,使得全世界数万亿血液病患者受益。托马斯因细胞移植研究获得1990年的医学或生理学诺贝尔奖,并成为“骨髓移植之父”。目前,这一治疗方法已家喻户晓。

骨髓移植采用的供者来源细胞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等,是将造血干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同时植入到受者体内,担负起造血及免疫功能。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此类免疫功能除了恢复对外界的免疫反应外,同时对受者自身的细胞产生反应,此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即我们常说的排异反应。传统上将100天以内的排异反应称为急性排异,100天之后的排异反应称为慢性排异。在骨髓移植发展初期,急性排异的死亡率很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各种新型药物的出现,急性排异的治愈率已大大提升。但是慢性排异目前并无理想的治疗措施。然而,随着异基因骨髓移植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增加、外周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的广泛应用及移植后初期生存率的提高,慢性排异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在过去的10年间,慢性排异已经成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难处理的并发症,已成为移植后非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三十年中,对慢性排异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依赖于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临床上对慢性排异的初始治疗常常采用强的松联合或不联合环孢素或他克莫司。强的松的起始剂量常常为0.5-1mg/kg/天,待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患者慢性排异的症状往往加重甚至是复发,从而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停止减量甚至加量。在临床上,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排异的疗程常常达到3个月,甚至更长。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到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严重感染、消化性溃疡、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血压、情绪不稳、白内障等等。为了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临床工作者常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排异,主要包括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羟氯喹等等。而长期使用这些免疫抑制剂对患者各个器官功能要求较高,长期应用同样会导致其毒副作用较高。

海军总医院血液科钱李仁主治医师等人从2012年开始开展氢气对骨髓移植后排异的治疗作用研究,先后开展了基础及临床试验,先前动物实验的结果分别在移植领域权威杂志《Transplantation》(201395,658-662)以及《Journal of Cellular andMolecular Medicine (201317,1059-1063)上发表。最近,该团队在《Medical Gas Research》上报道了一例使用氢气成功治疗一例重度慢性排异的临床案例。

这例病人是位54岁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骨髓移植后3年,明确诊断为重度慢性GVHD,病变广泛累及至皮肤、口腔、眼睛、肠道、肝脏、肺脏、关节等部位,使用泼尼松及他克莫司治疗后病情并未控制,每日引用富氢水后其症状逐渐好转,并将激素及他克莫司逐渐减量。在使用氢气治疗后3个月后各个脏器的功能明显改善,在治疗6个月后仅仅在皮肤及眼睛还有一些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查到该团队在国际临床试验注册网clinicaltrials.gov上还注册了一项氢气对难治复发慢性GVHD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Identifier: NCT02918188。或许氢气值得更多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慢性排异病人的尝试。